HPV即為人類乳突病毒,全名為Human papillomavirus,為雙股螺旋DNA病毒。
HPV的種類相當多種,目前已發現兩百型以上,約有四十型可感染下生殖道的皮膚或黏膜,以性接觸為主要傳染途徑,但也可能由生殖道-皮膚接觸,而不是經由性行為所感染。致癌型HPV會導致多種癌症發生,如子宮頸癌、陰道癌、外陰癌、肛門癌…等,其中以子宮頸癌最為常見。致癌性HPV是造成子宮頸癌的必要原因,這種關聯性要比抽煙和肺癌之間和Hepatitis B virus和肝癌之間的關聯性更高。可感染下生殖道的HPV,依據其與子宮頸癌的相關程度,可分為:
低風險性(low-risk):與子宮頸癌、CINII及III等低度關聯者。包含6、11、40、42、43、44、54、61、70、72、81…等。其中6及11型常於生殖器官之尖頭濕疣(俗稱菜花)內發現。
高風險性(high-risk):與子宮頸癌、CINII及III等高度關聯之致癌病毒。包含16、18、31、33、35、39、45、51、52、56、58、59、68、73、82…等。在子宮頸癌組織中,以16及18型最常見。
未明確風險性(undetermined risk)。包含34、57、83…等。
HPV的感染是相當常見,但大部份的感染都是暫時性的,其中70%的感染會在一年內自然消失,91%於二年內消失。
根據文獻指出,有75%的歐美國家婦女一生中曾有一次或以上感染HPV,估算HPV之盛行率為14-35%,其差異取決於研究對象的年齡、社會文化的不同,及採用於檢測HPV DNA型別範圍與方法之不同。根據我國國健局資料顯示,高風險HPV於女性之盛行率約為10-15%,超過一半的感染者之HPV於一年內消失。持續高風險HPV的感染,會引發子宮頸細胞變異、甚至導致癌症的發生。
據估計,每一百萬名受感染的婦女中,只有大約10%(100,000人)會發生子宮頸細胞病變,且其中只有0.8%左右的婦女(8,000人)會發生原位癌;在這些婦女中,只有約0.16%(1,600人)會繼續進展成侵襲性子宮頸癌。